王占岐:九旬老人忆战苦 戎马倥偬终平和

发布日期:2015-08-10 浏览次数:7084


在张炜的那部著名的《九月寓言》中,有一章名为《忆苦》,作家的“寓言”笔法使得往日苦难在天地境界之下而显现出更高层次的存在形态,人间的浊气被天地吸纳、消融,时空顿然开阔清明,万物生生不息,活力长存。


历史对于我们的意义也就在于此,历史赋予我们因磨难而坚韧的底色,给予我们传承不息的信心和阔大豁达的境界。然而历史的面目也往往模糊难辨,没有亲历过的人仅凭教科书上的只言片语更是无从理解过去的人所经历过的生活,历史需要代代相传。因此,我带着满腹疑问去采访王占岐爷爷,一位见证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参与过抗美援朝和援越抗法战争的老兵。


王占岐,祖籍山东,出生于1926年的北京,从小在卢沟桥上玩耍。卢沟桥在历史上是一个承载了太多苦难与血腥的名字。“卢沟桥事变”发生时,王占岐在上小学,各类抗日爱国运动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半个多世纪过去,王爷爷才愿意理性地谈论参战日军:“在抗日战争后期,日军已经穷途末路。很多参战的日军原本都是农民,也是被逼无奈才会背井离乡地来打仗。”我国古语有云:“宁做太平犬,不做乱离人”,战争带给参战双方国家的人民都是无尽的苦难与难以磨灭的心灵创伤。


1950年12月,原本在工厂做旋工学徒的王占岐作为铁道兵抵达了抗美援朝前线。下车时夜幕已降临,雨雪正霏霏,而不远处炮火隆隆,头顶轰炸机轰鸣盘旋。“在那之后的三年里,每一次枪林弹雨中活下来都让我感受到生命的宝贵和顽强。”战争罔顾人命,也让人更加尊重生命。


1954年,王占岐从援越抗法的战场回到了朝思暮想的祖国,终于可以过上期盼太久的和平生活。第二年,他与来自泰山脚下的田家姑娘喜结连理,几十年间风雨相随相互扶持。


王爷爷与田奶奶如今住在九久夕阳红老年城已经一年多。说起当年的相识,老爷子一锤定音:“当年是她追的我!”,田奶奶在一旁笑得慈祥并不反驳:“他的工作天南地北跑常年不着家,四个儿子都是我带大的。个个儿都可孝顺,住在这里是不想给他们添负担,他们工作很忙,但是也经常来看我们,大到这好几个轮椅,小到毛巾抽纸都是他们给买的”,田奶奶说起儿子笑得满脸骄傲幸福。“其实原本我不太愿意来住的,因为以前在江西也住过养老院,对养老院印象不太好。后来来这里看了,觉得很不错,条件环境设施都很好。我们老两口来住还特地给配的大床。我们俩腿脚不太方便,每天饭菜都有护工送到房间,打扫卫生、洗澡什么的都是护工来,住在这我们俩都是在享福呢……”田奶奶说起话来就收不住嘴,最后还跟我抱怨老爷子不听医生劝、戴不住假牙等等。

采访结束给老两口拍张合照,田奶奶随意将手搭在老伴儿胳膊上,王爷爷立刻不同意了,“照相呢!手不要搭我胳膊上”,田奶奶偷偷撇了撇嘴,对我笑了笑将手放在旁边,看得我忍俊不禁。他们有着我们看不到甚至不能理解的亲密方式,更传统含蓄、更细水长流。

九久夕阳红咨询热线

总部:0551-65226999

宿州:0557-3099979

六安:0564-8192599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皖公网安备 34019002600233号